新聞詳情
水處理長期有看點 商機在膜處理、管材
日期:2025-05-11 03:49
瀏覽次數:1005
摘要:
2013年環保股的大行情主要來自于政策及突發事件驅動,其中大氣板塊尤為明顯。2014年,研究認為政策仍將扮演重要角色,尤其臨近國內兩會,政策預期將持續發酵。根據近期環保工作會議上的定調,2014年重點工作是氣、水、土壤污染三項治理工作,環保部目前正在牽頭編制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和《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》,業內預計霧霾、PM2.5、水污染、土壤修復等將成為兩會上的討論焦點,并由此帶來環保板塊整體估值的提升。
此外,兩會期間,環境監管部門的體制改革也有望提上日程,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“立法強執法弱,政策大市場小”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,體制改革將成為環保需求轉化為環保市場的*有效手段,保證環保板塊業績的長期持續發展。
就產業本身來說,環保產業目前已經基本具備步入并購整合時代的條件,上市公司基于資金、資源、平臺優勢實施橫向規模擴張、開辟相關領域新機遇、縱向整合產業鏈將是必然趨勢,從而逐步形成“一站式”環境服務提供能力,并帶來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。
按照近期表態,作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姊妹篇的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都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之中,而市場對此預期相對模糊,更容易出現預期差,且水和土壤后續的行業成長空間及政策持續性更強。
商機在膜處理、管材
從土壤修復、固廢處理、再到大氣治理,2013年國內有太多細分領域的新興市場冉冉升起,光彩甚至蓋過了的水務市場,從而給人一種“辭舊迎新”的錯覺。而事實上,水業始終是環保市場的基礎,無論新興的板塊屬于哪個領域,參與其中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依靠水業賺得了桶金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:無水業,無環保。
據測算,“清潔水行動計劃”將投入2萬億元,政策升級將帶來市政供水、市政污水處理、工業廢水處理、環境監測等市場大規模增長。環保稅改費方面,我們概算廢水方面COD的稅收額為376.5億,若征收范圍擴大、征收標準提高,則會達數千億,能夠滿足我國每年環保投入資金的大部分,推動污染治理的順利進行。
受益于城鎮給排水、污水治理大發展,“十二五”期間管材投資提速,超過供水升級改造規劃投資一半,也超過城鎮污水處理投資一半。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,管網雨污合流多、老化率高導致漏損率超標,但在油價大幅上漲,以及地方政府資金鏈緊張的大背景下,除了個別行業技術壁壘高的企業,反而有可能會是傳統管材替代塑料管材。傳統管材機會反而增加。
此外,水處理行業將在十二五進入質量提升期。膜技術受益于出水質量標準升級,國內膜技術企業憑借性價比與服務網絡優勢取得發展空間;污水處理以提標為主,而目前膜處理是主流的技術,所以“技術 項目能力”是關鍵。
“熱點”還不具備市場化條件
若論熱門,2013年水業之*當屬海水淡化和雨水管理,前者主要是因為4月的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》,具體表現為各種相關會議論壇熱烈召開,業內人士爭相參與;后者主要是因為去年年底的《海水淡化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許多機構投資者從一開年就紛紛以此為題展開調研和論證。
然而,業內有研究認為其市場化條件仍不完備,特別是投資運營的政策風險太大,不可預期的變數太多,所以企業在制定相關戰略時需要格外謹慎,否則很可能會買到“爛尾樓”或“套牢股”。
長期來看,每年利用量分別為不到10億立方米和大約500億立方米的雨水和海水,遠不及同為非常規水源但每年利用量不足40億立方米的再生水更具成長性和可操作性。所以說,新聞熱門和市場含金量并不一定是水漲船高的關系。
2013年環保股的大行情主要來自于政策及突發事件驅動,其中大氣板塊尤為明顯。2014年,研究認為政策仍將扮演重要角色,尤其臨近國內兩會,政策預期將持續發酵。根據近期環保工作會議上的定調,2014年重點工作是氣、水、土壤污染三項治理工作,環保部目前正在牽頭編制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和《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》,業內預計霧霾、PM2.5、水污染、土壤修復等將成為兩會上的討論焦點,并由此帶來環保板塊整體估值的提升。
此外,兩會期間,環境監管部門的體制改革也有望提上日程,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“立法強執法弱,政策大市場小”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,體制改革將成為環保需求轉化為環保市場的*有效手段,保證環保板塊業績的長期持續發展。
就產業本身來說,環保產業目前已經基本具備步入并購整合時代的條件,上市公司基于資金、資源、平臺優勢實施橫向規模擴張、開辟相關領域新機遇、縱向整合產業鏈將是必然趨勢,從而逐步形成“一站式”環境服務提供能力,并帶來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。
按照近期表態,作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姊妹篇的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都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之中,而市場對此預期相對模糊,更容易出現預期差,且水和土壤后續的行業成長空間及政策持續性更強。
商機在膜處理、管材
從土壤修復、固廢處理、再到大氣治理,2013年國內有太多細分領域的新興市場冉冉升起,光彩甚至蓋過了的水務市場,從而給人一種“辭舊迎新”的錯覺。而事實上,水業始終是環保市場的基礎,無論新興的板塊屬于哪個領域,參與其中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依靠水業賺得了桶金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:無水業,無環保。
據測算,“清潔水行動計劃”將投入2萬億元,政策升級將帶來市政供水、市政污水處理、工業廢水處理、環境監測等市場大規模增長。環保稅改費方面,我們概算廢水方面COD的稅收額為376.5億,若征收范圍擴大、征收標準提高,則會達數千億,能夠滿足我國每年環保投入資金的大部分,推動污染治理的順利進行。
受益于城鎮給排水、污水治理大發展,“十二五”期間管材投資提速,超過供水升級改造規劃投資一半,也超過城鎮污水處理投資一半。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,管網雨污合流多、老化率高導致漏損率超標,但在油價大幅上漲,以及地方政府資金鏈緊張的大背景下,除了個別行業技術壁壘高的企業,反而有可能會是傳統管材替代塑料管材。傳統管材機會反而增加。
此外,水處理行業將在十二五進入質量提升期。膜技術受益于出水質量標準升級,國內膜技術企業憑借性價比與服務網絡優勢取得發展空間;污水處理以提標為主,而目前膜處理是主流的技術,所以“技術 項目能力”是關鍵。
“熱點”還不具備市場化條件
若論熱門,2013年水業之*當屬海水淡化和雨水管理,前者主要是因為4月的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》,具體表現為各種相關會議論壇熱烈召開,業內人士爭相參與;后者主要是因為去年年底的《海水淡化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許多機構投資者從一開年就紛紛以此為題展開調研和論證。
然而,業內有研究認為其市場化條件仍不完備,特別是投資運營的政策風險太大,不可預期的變數太多,所以企業在制定相關戰略時需要格外謹慎,否則很可能會買到“爛尾樓”或“套牢股”。
長期來看,每年利用量分別為不到10億立方米和大約500億立方米的雨水和海水,遠不及同為非常規水源但每年利用量不足40億立方米的再生水更具成長性和可操作性。所以說,新聞熱門和市場含金量并不一定是水漲船高的關系。
此外,兩會期間,環境監管部門的體制改革也有望提上日程,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“立法強執法弱,政策大市場小”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,體制改革將成為環保需求轉化為環保市場的*有效手段,保證環保板塊業績的長期持續發展。
就產業本身來說,環保產業目前已經基本具備步入并購整合時代的條件,上市公司基于資金、資源、平臺優勢實施橫向規模擴張、開辟相關領域新機遇、縱向整合產業鏈將是必然趨勢,從而逐步形成“一站式”環境服務提供能力,并帶來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。
按照近期表態,作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姊妹篇的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都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之中,而市場對此預期相對模糊,更容易出現預期差,且水和土壤后續的行業成長空間及政策持續性更強。
商機在膜處理、管材
從土壤修復、固廢處理、再到大氣治理,2013年國內有太多細分領域的新興市場冉冉升起,光彩甚至蓋過了的水務市場,從而給人一種“辭舊迎新”的錯覺。而事實上,水業始終是環保市場的基礎,無論新興的板塊屬于哪個領域,參與其中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依靠水業賺得了桶金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:無水業,無環保。
據測算,“清潔水行動計劃”將投入2萬億元,政策升級將帶來市政供水、市政污水處理、工業廢水處理、環境監測等市場大規模增長。環保稅改費方面,我們概算廢水方面COD的稅收額為376.5億,若征收范圍擴大、征收標準提高,則會達數千億,能夠滿足我國每年環保投入資金的大部分,推動污染治理的順利進行。
受益于城鎮給排水、污水治理大發展,“十二五”期間管材投資提速,超過供水升級改造規劃投資一半,也超過城鎮污水處理投資一半。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,管網雨污合流多、老化率高導致漏損率超標,但在油價大幅上漲,以及地方政府資金鏈緊張的大背景下,除了個別行業技術壁壘高的企業,反而有可能會是傳統管材替代塑料管材。傳統管材機會反而增加。
此外,水處理行業將在十二五進入質量提升期。膜技術受益于出水質量標準升級,國內膜技術企業憑借性價比與服務網絡優勢取得發展空間;污水處理以提標為主,而目前膜處理是主流的技術,所以“技術 項目能力”是關鍵。
“熱點”還不具備市場化條件
若論熱門,2013年水業之*當屬海水淡化和雨水管理,前者主要是因為4月的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》,具體表現為各種相關會議論壇熱烈召開,業內人士爭相參與;后者主要是因為去年年底的《海水淡化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許多機構投資者從一開年就紛紛以此為題展開調研和論證。
然而,業內有研究認為其市場化條件仍不完備,特別是投資運營的政策風險太大,不可預期的變數太多,所以企業在制定相關戰略時需要格外謹慎,否則很可能會買到“爛尾樓”或“套牢股”。
長期來看,每年利用量分別為不到10億立方米和大約500億立方米的雨水和海水,遠不及同為非常規水源但每年利用量不足40億立方米的再生水更具成長性和可操作性。所以說,新聞熱門和市場含金量并不一定是水漲船高的關系。
2013年環保股的大行情主要來自于政策及突發事件驅動,其中大氣板塊尤為明顯。2014年,研究認為政策仍將扮演重要角色,尤其臨近國內兩會,政策預期將持續發酵。根據近期環保工作會議上的定調,2014年重點工作是氣、水、土壤污染三項治理工作,環保部目前正在牽頭編制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和《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》,業內預計霧霾、PM2.5、水污染、土壤修復等將成為兩會上的討論焦點,并由此帶來環保板塊整體估值的提升。
此外,兩會期間,環境監管部門的體制改革也有望提上日程,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“立法強執法弱,政策大市場小”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,體制改革將成為環保需求轉化為環保市場的*有效手段,保證環保板塊業績的長期持續發展。
就產業本身來說,環保產業目前已經基本具備步入并購整合時代的條件,上市公司基于資金、資源、平臺優勢實施橫向規模擴張、開辟相關領域新機遇、縱向整合產業鏈將是必然趨勢,從而逐步形成“一站式”環境服務提供能力,并帶來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。
按照近期表態,作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姊妹篇的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都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之中,而市場對此預期相對模糊,更容易出現預期差,且水和土壤后續的行業成長空間及政策持續性更強。
商機在膜處理、管材
從土壤修復、固廢處理、再到大氣治理,2013年國內有太多細分領域的新興市場冉冉升起,光彩甚至蓋過了的水務市場,從而給人一種“辭舊迎新”的錯覺。而事實上,水業始終是環保市場的基礎,無論新興的板塊屬于哪個領域,參與其中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依靠水業賺得了桶金。可以毫不夸張地說:無水業,無環保。
據測算,“清潔水行動計劃”將投入2萬億元,政策升級將帶來市政供水、市政污水處理、工業廢水處理、環境監測等市場大規模增長。環保稅改費方面,我們概算廢水方面COD的稅收額為376.5億,若征收范圍擴大、征收標準提高,則會達數千億,能夠滿足我國每年環保投入資金的大部分,推動污染治理的順利進行。
受益于城鎮給排水、污水治理大發展,“十二五”期間管材投資提速,超過供水升級改造規劃投資一半,也超過城鎮污水處理投資一半。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,管網雨污合流多、老化率高導致漏損率超標,但在油價大幅上漲,以及地方政府資金鏈緊張的大背景下,除了個別行業技術壁壘高的企業,反而有可能會是傳統管材替代塑料管材。傳統管材機會反而增加。
此外,水處理行業將在十二五進入質量提升期。膜技術受益于出水質量標準升級,國內膜技術企業憑借性價比與服務網絡優勢取得發展空間;污水處理以提標為主,而目前膜處理是主流的技術,所以“技術 項目能力”是關鍵。
“熱點”還不具備市場化條件
若論熱門,2013年水業之*當屬海水淡化和雨水管理,前者主要是因為4月的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》,具體表現為各種相關會議論壇熱烈召開,業內人士爭相參與;后者主要是因為去年年底的《海水淡化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許多機構投資者從一開年就紛紛以此為題展開調研和論證。
然而,業內有研究認為其市場化條件仍不完備,特別是投資運營的政策風險太大,不可預期的變數太多,所以企業在制定相關戰略時需要格外謹慎,否則很可能會買到“爛尾樓”或“套牢股”。
長期來看,每年利用量分別為不到10億立方米和大約500億立方米的雨水和海水,遠不及同為非常規水源但每年利用量不足40億立方米的再生水更具成長性和可操作性。所以說,新聞熱門和市場含金量并不一定是水漲船高的關系。